境外工程好歷練,培養三建“好員工”

 

       11月,94版《三國演義》關羽扮演者陸樹銘、張飛扮演者李靖飛相繼去世,諸葛亮扮演者唐國強等發聲追憶,網友紛紛追悼,一時勾起了幾代人成長的回憶。《做諸葛亮一樣的好員工》正是以我們熟知的諸葛亮的人物故事為典型,點明企業所需“好員工”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必要條件,以諸葛亮為榜樣,多角度詮釋企業好員工需要具備的品質。

 

       諸葛亮之所以能成為“好員工”的標桿,在于劉備團隊給他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臺。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到境外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就應該珍惜這段難能可貴的工作經歷,利用好每個鍛煉的機會,盡力去施展自己的才華,踏踏實實干工程,認認真真履職責,不斷積累崗位工作經驗,在推進項目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做好個人提升,與項目共成長。

 

       諸葛亮之所以能成為“好員工”的標桿,在于他能夠站在企業角度思考,把企業發展壯大看成己任。國際工程部在開拓境外工程之初就遇上了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在這個關鍵時刻,一批優秀員工挺身而出,他們顧全大局,以集體利益為重,毅然前往。面對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他們身兼數職,扛壓堅守,扎根駐地,真正與項目融為一體,真正做到分擔項目責任,與項目共渡難關。

 

       諸葛亮之所以能成為“好員工”的標桿,還在于他注重團隊合作,用合作的態度凝聚團隊,有顧全大局的團隊精神。團隊協作尤為突出的表現在公司境外各個項目現場,面對全年氣候炎熱、語言不通、人手不足、飲食不習慣、環境陌生、文化不適應等困難,面對與農民工兄弟、送菜的老板、材料供應商、當地政府部門間日常對接,面對項目現場和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突出問題,境外職工團結互助,遇事互商共討,相互幫忙,相互鼓勵,共享資源。我們的職工做到了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集體利益為重,提高個人站位和大局意識,這些優秀的品質是在境外工程成長過程中培養歷練出來的。

 

       回顧國際工程部開展境外工程的三年多來,在我們的團隊中處處可以找到像諸葛亮一樣的三建“好員工”。特別是在柬埔寨項目一線蹲點的數月間,在與項目和戰友們朝夕相伴、共同進退的日子里,他們的青春激昂與熱血實干深深地感染了我。受《做諸葛亮一樣的好員工》的啟發,我認為干境外工程,歷練三建“好員工”。

 

       一是要珍惜在境外的工作機會,努力學習,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素質,爭取在事業上一展拳腳,在鍛煉自己的同時做好個人發展規劃,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長久的發展;二是要在工作中學會合作,用合作的態度凝聚團隊。懂得“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團結的團隊才會無往不勝;三是要有大局意識,凡事顧全大局,以集體的利益為重。不計較眼前得失,提高思想站位,以寬廣的眼界來審時度勢,以長遠的眼光來權衡得失;四是認同企業發展的愿景,認同企業文化。弘揚公司“三氣”文化和“三實”作風,認真踐行“三心”建設,努力建設被市場和社會廣泛認同的優秀施工企業;五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集團公司“走出去”發展戰略,尋求更多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互惠共贏的合作機遇。

 

       這個世界上只有平凡的人,而沒有平凡的工作,工程人無論在哪干,都要有艱苦擔當的干勁,自發自動的精神和提前規劃的意識。干境外工程既要埋頭苦干,又要抬頭向前看,遇見問題做好多方溝通協作,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判斷力,關注國際形勢變化,積極摸索下一步的落腳點。

 

       目前多個項目接近尾聲,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加之年關將近,大家回家過年、與親友團聚的愿望日漸迫切,在最后奮戰的日子里我們一起咬緊牙關加油干,與公司境外工程同呼吸、共命運,確保項目順利完工交付。感謝這一群為集團和公司境外工程開拓,將熱血與青春揮灑在東南亞這片熱土的戰士們,你們皆是銳意開拓進取的三建“好員工”。

 

作者:徐

 

《做諸葛亮一樣的好員工》讀后感

 

       《三國演義》里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劉備為了成就事業不惜千里迢迢翻山越嶺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輔佐,看來,諸葛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劉備去世之后劉禪繼位蜀主,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盡心盡力的輔佐劉禪,完成對劉備的承諾。《出師表》上面有一句“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當時,國家處于危難之際荊州的失守,以及重要戰事的敗落,他臨危受命這又是怎樣一種忠心。他忠誠于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讀完《做諸葛亮一樣的好員工》一書,讓我受益頗多。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公司和員工是一個整體,公司的發展壯大需要員工的能力和智慧更需要員工的忠誠和勤奮。而員工得以施展才華把自己做強大的同時,能夠實現自身價值也需要公司這個平臺。員工個人與公司的愿景目標一致,兩者便擰成一股繩上,下一心、同舟共濟、全力拼搏公司,繁榮興旺發達,個人前程似錦,此為雙贏。員工個人與公司的愿景目標背道而馳,兩者摩擦不斷、沖突不止,必然會產生分崩離析的局面,不是另謀高就,就是分道揚鑣,此為道不合不相為謀。換言之,“企業興亡,員工有責”,個人與公司存在興衰與共的關系。員工不能做一個旁觀者,而是要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感,樹立“公司興衰與己有關、公司發展我發展”的思想,要看到公司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發展機遇,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積極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并運用于工作當中取得一定實效。

 

       天下大德,莫過于忠。通俗地講,就是堅定信仰,無條件執行,并為之盡心盡力,以寬廣豁達的胸襟和情懷,正確對待利益得失,勇于沖破部門利益的羈絆和個人利益的束縛,以壯士斷腕的膽魄,齊心協力和企業共存亡。

 

       規則的價值在哪里?縱觀古今,縱覽中外,規則無處不在,體現獨特寶貴價值。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我們企業來說也是一樣,規章制度是公司管理的準繩,具有必須服從的約束力。敬畏規則、遵守規則、維護規則是企業良性運行保障。總之,我們要明晰規則存在的形式和作用,堅定執行!

 

       服從是一種美德,服從是第一執行力,下屬服從領導是一切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在一個企業中下屬員工對于領導命令的服從,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服從的顯著特征就是不找借口、不講條件、不計得失“ 有條件要完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完成”。貫徹領導的指令根據實際情況自覺、自發、自愿地積極完成指令工作。作為一個企業員工需要的是服從而不是盲從,在懷有尊重態度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分析思考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把領導指令與客觀實際結合好、落實好,圓滿完成領導所交辦的工作。只有執行力強的企業,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諸葛亮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努力的標桿。我們要端正態度、認清位置,做一個有思想、有激情、有能力、有成績的好員工。

 

作者:應秋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