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什么?我們都知道安全是幸福之本,企業之本,是每個時代永恒的主題,是我們企業的生命線。對于個人來講安全就是黃昏時餐桌旁一家人的歡聲笑語,是公園里攜老扶幼的全家福......在第六直管項目部,有著這樣一位建投人,他用43年的時間,只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護“安全”!



       從我剛加入到直管部這個大家庭,一個中等身高,身材壯實,國字臉,皮膚較為黝黑的“老師傅”就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安全生產是黨和國家的一貫方針和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所以大家必須時刻敲響安全的警鐘!”這位一再強調安全重要性的“老師傅”便是直管部的安全總監劉仁才,我們都親切的稱呼他老劉師。

 

       工作中的老劉師就像嚴父一般,他經驗豐富,經常結合實踐經驗告誡我們安全工作不容忽視,必須抓好這根弦,才能夠時刻保障一線項目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生活中的老劉師像慈父一樣,對第一次來到項目生活的我們關懷備至。有他在,我們很快便適應了項目生活,每到傍晚閑暇時分,我們最喜歡聽老劉師講述他這四十多年的建投“安全”故事......

 

       他是“建二代”,1979年中學畢業后義無反顧地跟從父親的腳步來到省三建,不到五年的時間便快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1984年國家援建也門的基礎設施項目啟動,他積極參與了也門拉赫吉醫院的修建項目,然而當時的也門時局不穩,風云突變,1986年的2月16日,天剛擦黑,項目駐地外面就響起了轟隆隆的聲音,他爬到圍墻上看了一眼,外面的土路上面全是裝甲坦克,塵土飛揚。很快項目也被迫緊急停工,駐地的糧食物資告急,伙食由原來的一日三餐變為了一日一餐,平日里還頻頻傳來槍炮聲,大家心中感到十分不安。身為項目安全員的老劉師,卻好似并沒有被槍炮聲嚇到,他依舊堅守在安全崗位上,著手制定應急防護裝置,用廢棄的鐵軌做出了簡易的鐘,每當槍炮聲響起,總是第一時間敲響鐘聲,指示大家跑到防空洞里躲避炮彈。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個月之久,戰爭結束時,拉赫吉項目無人員死傷,建設設施完好無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也門的援建項目圓滿完成,平安回國。回憶起這段經歷,老劉師說:“生在和平中國的我,怎么不害怕,每當炮聲響起,感覺每一枚炮彈都離自己很近,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過著日子,但援建項目沒有結束,自己的工作責任還在,我們出了國門就是代表國家、代表公司,不能退縮,給國家和企業抹黑,一定要堅守到圓滿完成任務?!?

 

       43年的工作生涯里,老劉師參建過許多個建設項目,有住建部在云南的首個試點小區春燕小區項目;有獲得中國建筑業協會頒發“全國安全生產綠色示范工地”的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項目;有獲得“魯班獎”和“詹天佑土木工程獎”榮譽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建設項目;有集團第一個境外獲得“魯班獎”獎的柬埔寨政府辦公大樓項目等等。這么多年,老劉師為集團、公司和直管部的項目安全建設付出了很多心血,也為公司培養和輸送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在傳幫帶的過程中,他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當好榜樣,始終要求徒弟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多學多看多問多總結,將安全工作置于心中。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老劉師工作四十余載一直銘記安全重于泰山的初心,牢記保安全、促發展的使命,始終做好“敲鐘人”的工作,時時刻刻敲響自己和他人的警鐘,持續抓好安全生產。

 

       正因為有老劉師這樣一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老一輩建投人,立足崗位,敬業擔當,用他們最美的青春年華守護了一個又一個的項目安全,樹立了高原鐵軍的良好形象,所以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傳承和發揚老劉師的“敲鐘”精神,兢兢業業、勇于擔當、不改初心,為集團和公司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不斷奮進。

 

 報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